當加速不再奢侈,百萬級豪車還剩什么?
法拉利296 Speciale A采用中后置發動機布局,并搭載了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系統,由3.0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與后置電動機組成,綜合輸出功率達到880馬力,0-100km/h加速僅需2.8秒,最高時速超過330km/h。
阿斯頓·馬丁DBX S搭載4.0 L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,最大功率471kW,最大扭矩850N·m,0-100km/h加速僅需3.6秒,最高時速305km/h。
2 Stradale搭載“Nettuno海神”V6發動機,最大輸出功率630馬力,0-100km/h加速僅需2.8秒,最高時速達325km/h。
日前亮相的這三款超豪華車型,“零百”加速性能都很不錯。然而在電動化時代,動力早已不值一提,加速快的車型比比皆是,就好比特斯拉Model S的高性能版本,“零百”加速僅需2.1秒,最高時速322 km/h;小米SU7 Ultra的“零百”加速更是去到了1.98秒,最高時速達350km/h。
事實上,強悍性能只是諸多亮點之一,對空氣動力學的極致追求、對機械美學的詮釋、以及對駕駛藝術的終極理解,才是它們最具魅力的地方。
比如,法拉利296 Speciale A采用的全新空氣動力學套件,包括前包圍采用了更大尺寸的進氣口,車頭兩側全新造型的碳纖維導流翼片,可有效降低空氣阻力和提升操控穩定性。
又比如為了讓駕駛變得更加靈活,阿斯頓·馬丁DBX S多處采用輕量化設計上,包括聚碳酸酯材質打造的蜂窩格柵、Alcantara材料打造的內飾。
另一方面,這三款車型獨有的發動機調校技術,讓駕駛變得更加酣暢淋漓,每一次油門的轟鳴聲,能將速度與激情盡數釋放,這是純電動車無法給予的。
燕語:在電動化浪潮中,傳統超豪華品牌并沒有像BBA那樣急著向電動化轉型,因為它們清醒地認識到其核心競爭力在哪里。目前為止,這三個品牌中,只有有Grecale Folgore和GranCabrio Folgore兩款純電動車型,至于法拉利旗下的首款純電動SUV要在2026年春季才發布;阿斯頓·馬丁首款電動車型推出時間未定。
技術
一體成型安全氣囊有沒必要買?
全球汽車安全技術商ZF LIFETEC計劃2027年量產一體成型氣囊。與傳統拼接工藝不一樣,這款安全氣囊采用的是OPW技術,即一體成型織造工藝,不僅能夠在織造環節同步處理兩層面料,連充氣區域都能直接織造出來,無需后期縫合。
目前OPW技術最常用于側氣簾,采用該技術的側簾式安全氣囊,具有優秀的密封性與保壓能力,氣囊在碰撞后6秒內保壓能力始終保持50%以上,最大程度保護車內人員安全。當然,相較于傳統拼接工藝,OPW技術在制造成本上存在20-30%的溢價,因此該技術大多應用在高端車型上。
ZF LIFETEC采用OPW技術的側簾式安全氣囊
一體成型氣囊雖然優勢顯著,但維修成本高,一旦觸發就必須整體更換,維修費用是傳統縫制氣囊的3-5倍。同時,一體成型氣囊由于在設計上相對固定,難以根據車型、用戶的需求靈活調整。
燕語:其實現在的車安全性已經足夠高了,當然,如果你追求更安全性和對成本不敏感,一體成型安全氣囊還是較好的選擇,但得看你意向的車型有沒配備或者能不能選裝了。
采埃孚電驅增程系統新一代產品有哪些創新?
如今,增程市場競爭已趨于白熱化,采埃孚推出的電驅增程系統新一代產品,即電驅增程系統(eRE)和電驅增程驅動系統(eRE+),它們還能有什么差異化價值呢?
采埃孚電驅增程系統
采埃孚電驅增程驅動系統
據了解,這兩款產品均采用高度集成化設計。其中,eRE集成了電機、集成逆變器、適配軟件和行星齒輪組;而eRE+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智能離合器和差速器。相比傳統增程系統,采埃孚新一代電驅增程系統不僅體積、重量變小,有效提升整車空間利用率和能效表現,而且能節省車企開發單獨組件的成本。
此外,這兩款產品在性能、電子電氣架構、400伏或800伏電壓系統,以及半導體類型的選擇上都具有很高的靈活性。例如在性能方面,eRE的輸出功率范圍為70-110千瓦,eRE+為70-150千瓦,能滿足不同車型在動力方面的多樣化需求。
燕語:隨著技術的進步,插電式混合動力的開發成本顯著降低,當插電式與增程式車型價格差距逐漸縮小時,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前者,導致增程式市場的增長勢頭明顯放緩。據乘聯會數據,今年1-4月,增程式車型共售30.3萬輛,同比增長9.2%,遠低于純電(BEV)和插混(PHEV)的增速。
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,采埃孚推出的電驅增程系統新一代產品,是否還能吸引到車企的青睞?真不好說。
動力電池“新國標”有多嚴?
今年3月,工信部發布了動力電池“新國標”,這也被稱為“史上最嚴的電池安全令”。
相比于2020版,新國標主要增加了三個內容。第一個是將熱擴散測試技術要求從“著火、爆炸前5分鐘提供熱事件報警信號”,修改為“不起火、不爆炸(仍需報警),煙氣不對乘員造成傷害”。
第二是新增了底部撞擊測試,要求電池底部受到撞擊后,無泄漏、外殼破裂、起火或爆炸現象,且滿足絕緣電阻要求。
第三是新增了快充循環后短路測試,要求300次快充循環后進行外部短路測試,不起火、不爆炸。
不難看出,新國標對電池的安全問題可謂是做了嚴格的把控,極大緩解了消費者對購買純電動車的擔憂。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新國標發布后不久,嵐圖FREE+琥珀電池率先通過新國標認證。
據了解,嵐圖汽車推出的琥珀電池,從電芯材料、系統結構到智能監控,實現高溫場景下(新國標要求室溫)不熱擴散、不起火、不爆炸。其獨創的"三維隔熱墻"技術可有效阻斷熱失控連鎖反應,同時該電池還擁有16層物理防護架構和云BMS實時監控系統。目前,該電池已經搭載在嵐圖FREE+上。
燕語:據統計,國內新能源車自燃事故 80% 以上是和電池有關,其中充電時熱失控、碰撞后短路等占比較高。所以,如果車輛搭載的電池都能通過“新國標”測試,對用戶來說無疑是極大利好的。